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合作部总监王建伏推荐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呈现稳定转好发展态势,但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世界疫情何时会结束,没人能够做出准确的预估。疫情让不少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纾困举措。

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前,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加大“六保”和“六稳”工作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和小微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商业模式的转变 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

传统经济中,企业核心竞争焦点是资源的竞争,企业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自身拥有和控制的竞争资源。传统经济中,核心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企业必须抢占市场,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进入信息时代后,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普及后,产业环境、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应运而生。商业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和创新,因此传统企业应该从以往“抢资源”的思维模式中尽快切换至技术创新轨道上,快速有效地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资源才是重中之重。

当前成功的商业模式大抵都有同样的成长轨迹,即成功的基础是高于对手深度介入客户生活的能力。这种商业模式利用能够生成客户习惯和使用模式信息的软件,通过数据将顾客粘性推上一个新台阶,促使公司推出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并改良客户服务方式。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运营模式不再是“抢资源”“为我所有”,而是在巩固传统资源的同时,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有效地与外部资源发生连接,打通与客户的沟通模式,让资源“为我所用”。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深度挖掘市场需求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随着人均GDP的突破一万美元,大量新中产的消费阶层的出现,涌现出一大批围绕新生活方式的新事物、新物种。人们更愿意为提升生活情调、社交质量、休闲方式的消费而付钱。

比如服装企业是非常传统的企业,由于网购的兴起,这个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利润也越来越薄,服装行业“爆雷”不断,时不时有时装巨头倒下,关闭数百甚至上千家店面。但就是这么传统的行业,当他遇见互联网,就变成一个高附加值的企业了。譬如,衣服款式淘汰极快,如果企业生产的衣服不能满足于消费者,他是不会购买的,但穿衣吃饭是刚需,企业要让每个消费者穿他自己需要的衣服,顾客想要什么款式企业不知道,只有消费者自己知道。因此,有服装企业转型成为3D打印逻辑的工厂,把智能制造全面地融入到系统,与互联网高度对接,实现一个个性化产品,质量和效率都极高。这种模式与消费者需求无缝对接,企业自然经营得风生水起。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寻找互联网深度逻辑 进行产品升级蜕变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明明有这么多的专利、创新资源,为什么就运用不到市场里面去呢?事实上在专利以及创新资源之外,企业还需要深度研究市场,挖掘市场需求,通过各种手段让知识产权实现资本化变现,满足企业与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商业需求。

企业需要善用新技术,首先要寻找既有生态系统下的机会。例如果壳网旗下的分答利用的正是微信在语音、社交、支付的技术和商业设施,迅速成为一个问答领域的新物种。

此外,还要注重新技术的赋能。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品牌的家电已经转变成为了智能家电,围绕着家电的布局,家电的连接和大数据的沉淀,让传统产品升级蜕变,成为全新的产品。因此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寻找互联网的深度逻辑,因为一旦拥有了互联网的基因,就可以实现了根本性的产品升级。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打造产业生态群

产业生态,简而言之是产业链全方位的延伸,比如做饲料产业的企业,向下游延伸养猪,并用公司、农户以及养殖场模式进行规模扩张,然后再进入到肉类加工领域,如休闲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食品等领域,产业链条全方面打通之后,形成循环链条,是纵向式延伸,这就是产业生态链。

那么产业生态发展一定阶段就是产业链集群,产业链集群是在一定地域内的产业分工体系,它让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来参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其利益是全球共享的。新兴产业链集群要选择合适的地区,如这个地区最好是交通运输枢纽地,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有生产成本优势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等。新兴产业链集群一般是在一定的车程半径内,形成整个上中下游70%  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的集群化生产基地。由于在一定的车程半径内,产业链集群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提高物流效率,通过地域集群化强化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当产业链集群基地形成,若营商环境良好,自然可以筑巢引凤,吸引社会资本、外资、以及众多与产业链适配的相关企业。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就会将它的研发基地、零部件生产厂等转移到产业链集群基地,其它服务贸易类、服务金融类企业也会吸引而来。新兴产业链集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更容易利用数字技术改变生产模式、协同模式和服务模式,共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整个产业创造新的价值空间,带来更多财富。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资源整合 构建小微服务生态平台

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工商登记的企业已超过3000万,其中,80%以上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难以投入不菲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科技开发,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漂漂亮亮的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则成了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科技平台,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如得益于云计算发展,中小企业不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和服务器,直接可以享受更加具有规模经济的、统一管理的、成本更低的存储和计算空间。再如,得益于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中小企业有了对接移动互联网资源的重要契机,能够更好地对接线上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借助微信小程序免费流量的加持,从而集中更多精力去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商业模式。

再比如,中国物流企业良莠不齐,大多规模很小,竞争激烈,各自的物流平台仅供内部使用,市场也比较无序。目前已经出现了城市综合物流港平台,他本身并不做物流,而是为所有的物流企业服务。城市综合物流港平台规模很大、功能齐全,通过网络平台汇聚千千万万的物流企业,平台服务对象除了与物流相关的卡车、航班、电商之外,还有从政府到海关,到银行、保险等千千万万的企业,通过平台将物流公司及上下游客户结合起来,客户群数量非常庞大,有了客户群体,平台发展前景自然非常好。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小企业通过这种综合平台,不仅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传统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开拓自己的市场开发能力,需要各方面的专业团队,因此构建中小企业生态平台,需要很多的细分行业的伙伴,需要许多互联网企业和一些独特的技术来整合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周德文:打造企业新生态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政企联手资源整合 帮扶企业

首先,目前政策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现有的一些政策很难照顾、扶持小微企业,建议首先将已有的政策认真落到实处,对中小微的需求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要特别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低端的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困难,根据中小微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

其次,政府进行当地资源整合,开拓新模式帮扶企业。当前,在浙江省,有的企业订单量大用工短缺,有的企业人力资源闲置。绍兴上线劳动力余缺调剂平台,为企业与员工牵线搭桥,并推出在线培训需求申报服务,通过政企联手,用“共享”模式创新来盘活资源,抱团突围,“共享员工”、“共享订单”。

为了让有效数据尽快上线,绍兴人社局通过人社系统确定了年外贸额300万元以上制造企业和2000万元以上贸易企业共2000余家,将以实地走访调研企业等形式,摸清企业暂时性员工过剩情况,纳入调剂平台名单;利用海智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招聘集聚优势,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对接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广泛征集一批企业用工需求岗位。同时,成立了专门的调剂对接工作小组,落实一企一专人。企业通过平台申报的待业劳动力用工调剂需求和阶段性用工短缺信息,后台导出后进行系统梳理,根据行业类别、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员工意愿等内容进行逐项精准匹配。

其三是为小微企业市场开拓提供信息和服务。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改进和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促进跨区域合作交流,寻找发展商机,开展协作配套服务;根据小微企业的需求,有选择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以及供求洽谈会等活动;加大对各类小微企业人员的培训,扩大培训范围。

其四、受疫情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资金链吃紧,随着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落地,将释放资金专门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薄弱领域,在流动性上给予定向扶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提升金融纾困的精准度。短期内中国的纾困措施更加强调“定向扶持”,把释放的增量资金“精准”地用于民营中小微企业身上,而非“大水漫灌”式的宽松,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疫情,缓和对中小企业资金链压力。

最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民企要求的其实并不是额外的优惠、特殊的照顾,更不是吃“偏饭”,而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正好的营商环境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上的,不管企业做得多好,都必须依法办事。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因短期政策变化而变化的稳定的法治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制度环节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让市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唱主角。市场是战场,需要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秩序。政府是合理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要了解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诉求,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的活力,激发企业的动力和创造力。

(编辑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国际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